《学术研究》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新世纪壮族文学:在坚守中创新 ——广西哲学

 
来源:学术研究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文学在全国文坛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的呈现,壮族文学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质,因而对壮族文学的转型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十分重要。为此笔者以“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为选题申报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并获得重点项目立项(批准号:13AZW001)。项目立项后,项目组深入开展作家的访谈和调研工作,认真撰写论文并形成最终成果,于2018 年1 月通过结题,鉴定等级为优秀。评审专家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自治区社科规划办将成果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以送阅件的形式呈送给自治区领导参阅。这一研究成果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研究解读壮族作家创作的发生发展,深入探讨了当代壮族文学在广西乃至中国文学环境中所形成的独特气质,为广西文学的发展和少数民族作家的培育、发展、壮大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样本。 一、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开放的视野成就了多元审美形态,电子媒介时代催生了文学的转型。将壮族文学置于全球文化语境中可发现,新世纪壮族文学创作在跨文化、跨族际、跨地域三个向度实现着深刻的转型。对于从边缘向中心推进的壮族文学而言,新世纪壮族文学在与全国乃至世界文坛互动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并获得了独立的审美特征,从题材到精神气质都发生新的转型,体现了中国文学地图中的“边缘活力”。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成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广西壮族文学进行梳理和研究。 (一)文学地理学:时空交融的研究范式 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理论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进行地理与文学关系的探讨,这是考察一定地域和时期内人的地理观和宇宙观,深层次上,则是在探析人的自我生存体验和人生哲学观。 1.文学地理学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以文学为本位的文学地理研究,得益于西方空间理论的兴盛与发展。随着空间理论的兴起,“地理”的概念从自然环境的物理属性演变为社会的生产场域,即从“地理”向“空间”的理论转变。“空间”参与了当代的文学理论塑形。文学地理学作为以文学空间研究为中心的理论,在日趋多元化的当代学术格局中异峰突起,文学地理学也成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 的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文学地理学”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新空间。中国传统的文学地理思维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在先秦时期古人已关注了文学与地理的天然亲缘关系,产生了明确的文学地理思想和论述。20 世纪以后,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西方思想传入中国,西方的人类学、考古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传入中国,促成了中国文学地理学的新发展。西方人文地理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文学地理思维碰撞、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文学研究空间的重新发现 地理环境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变化。考察任何一个作家的籍贯,可以探究一个作家文学气质、风格的形成与其成长之地风俗、习惯、信仰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地理空间因素对作家风格的影响。任何一个作家都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无论是从国籍上的中国作家、日本作家、美国作家的区分,还是从省籍上的“文学桂军”“文学湘军”等的划分,并不简单是作家身份户籍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家所处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学风格,而文学气质、风格的形成与其成长之地风俗、习惯、信仰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壮族文学研究 壮族文学在中国文学版图中独树一帜,主要源于壮族作家所生活的特殊地域环境——中国的西南,北回归线两侧的亚热带地区。南方地域文化孕育了南方写作的独特风格,壮族文学的发生,在地理属性上属于典型的“南方书写”。从文学地理学视域研究壮族文学,呈现出别样的审美范式。 1.壮族文学的地理版图 壮族文学深深植根在岭南文化土壤中,既受岭南文化的滋养,又不断汲取中原文化的营养,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壮族民俗文化特点的文学形态。壮族文学的民间口头文学较发达,而文人文学受到汉族文人创作的影响,到唐初时期才开始萌芽。壮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本民族文化的滋养,承载壮族人民的内在心理特质和美好的品格。古代许多汉族典籍收录了壮族的民间文学,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更是在各族人民中广为流传,壮族民间传说故事《田螺姑娘》与《百鸟衣》在江西、湖南等地也有同类型的故事流传。《百鸟衣》的民间传说滋养了当代壮族作家和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2.20世纪壮族文学的历史回望 20 世纪的壮族文学经历了从近代文学过渡到现代文学的阶段,新文学脱胎于旧有的民间文学。在这个阶段诞生的一批新式文人群体或新知识分子,接受新的文艺思想、运用新的文学形式,结合时代主题的变化需要,崛起并逐渐走向专业化创作的道路。20 世纪上半叶,壮族作家的现代意识开始觉醒,下半叶则经过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发展,日益走上了繁盛的局面。以“五四”运动为分水岭,现代壮族作家告别旧文学走向新文学。他们和全国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族)现代作家一道,投身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付出文化热情,写下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和讴歌新时代的文学作品,为壮族作家文学开创了新局面。 3.新世纪壮族文学的转型与突破 进入21 世纪以后,壮族文学延续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繁荣,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国内外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冲击下,文学被边缘化的思潮在舆论界此起彼伏,壮族作家在“娱乐至死”、精神娱乐消费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中,面临新的抉择和转型。怎样转换身份、转变审美、超越地域、书写民族、拓展文学发展空间,是新世纪壮族文学的时代课题。一批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壮族老作家相继封笔,或者减产,新生代的作家如60后、70 后、80 后开始崭露头角,显现了强劲的势头。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与老一代作家不同的风貌。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剧,年轻一代的作家所面临的时代语境、社会环境更加多元化,他们的创作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倾向,展现出时代变迁中人的情感和追求,建构了别样的审美范式。 (三)主体身份的转换 作为个体的人,壮族作家具有跟其他民族作家相同的特点,但是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语境和民族心理,又让壮族作家具有维护本民族族群价值的世界观,他不仅是个人的书写者,还是族群的代言人。放到更宽广的文化视域中,壮族作家的文化身份和壮族文化的发展,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被建构之中。新世纪以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市场经济的刺激,使得传统作家身份发生转型,壮族作家从体制化的束缚中抽离出来,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身份,可以是签约作家,可以是自由撰稿人,可以是教授,可以是医生,等等。身份的转型使壮族作家的阅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 1.写作改变人生命运 生长在广西较偏远的农村、山区的壮族作家们,凭借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以及他们的写作能力,由乡村一步步走向城市,在他们脚下,是写作为他们铺就了一条虽然艰苦,但却乐在其中的道路。写作,既是他们自觉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缘馈赠。虽然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生养他们的那片贫瘠而又富饶的土地,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始终共同地带有被他们留在身后的旧日生活的痕迹。他们叙述苦难,但却不因苦难而失去生活的希望;他们挖掘困窘生活中的人性,但却因懂得而更多地体现出慈悲和深度;他们熟悉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俚俗语,又为他们的文风增添了个性而质朴的特点。 2.集结在文学的旗帜下 随着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广西文学创作的高潮不断涌现,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散文、诗歌等各种文体的创作也有不俗的表现,文学与影视“联姻”带动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青年作家创作力喷涌。壮族作家的创作推动了广西文学的发展。这些壮族作家们,绝大多数并非专业创作者,而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在他们中间,有公务员、教师、媒体人、警察、医生、地质工作者、企业家、农民、自由职业者等等,由于创作理想的感召,而集结在文学的旗帜之下,从而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壮族作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壮族文学创作人才辈出,成绩突出,在壮族人中诞生了凡一平、黄佩华、冯艺、韦俊海、石一宁、石才夫、严风华、黄神彪、蒙飞、李约热、黄土路、黄鹏、大朵、龙歌、荣斌、钟日胜、周龙、谢树强、李荣军、潘莹宇、黄少崇、牙韩彰等以及包括一批女作家在内的有成就有特色的壮族作家群。他们遍布全区全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作家”并非是他们唯一的身份,但是这一身份却成为他们鲜明的个人标签。 3.壮族女性作家的崛起 进入21 世纪以来,以生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主体的壮族女作家悄然崛起,为广西文坛及少数民族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陶丽群、李明媚、许雪萍、潘小楼、韦静波、梁志玲、黄芳、罗南、覃秋林、廖莲婷、刘永娟等一批壮族女作家的创作令人刮目相看,她们充分发挥女作家自身的写作优势,又能结合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大潮,把关注女性命运与探讨社会发展相结合作为自己的创作使命。 (四)审美精神的嬗变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族群文化之间相互共融共生是其文化的基本特色。在地理和政治关系上,广西属于“边疆地带”,在文化认同和传承方面,这片热土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复杂性、丰富性,具有多样的传统文化记忆。在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生态区,壮族文学扎根于八桂大地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土壤中,在多元与异质文化之间穿行,既带有本民族的审美体验,也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性。 1.从民族审美到人性表达 进入21 世纪,壮族文学也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在新世纪壮族文学中,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形态多元呈现,作家的创作也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审美表达向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心理、思想的深刻体认而转变。提升文学的审美品位和文学价值,是新世纪壮族作家自觉的选择,他们以重塑文学精神为己任,不断寻求作品精神内涵的提升,在审美精神上呈现出转型特征。此时的壮族文学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对本民族审美体验的开掘和展现,而是追求从更深层次来考量生命与社会群体的关系。新世纪的壮族文学不仅仅是对本民族文化风情的审视,而是在更深层面审视族群生命体验与哲学思考。于是,新时期的一部分壮族文学创作开始由最初的民族审美向人性表达转型。代表性的作家有凡一平、韦俊海、庞俭克、大朵等人。 2.从关注人物命运到关注生态文明 黄佩华、韦俊海、严风华、石一宁等几位作家以作家的良知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反映、思考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他们或深刻揭露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造成的毁灭性打击,或深入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构建,或由自然生态文明反思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这些反映生态文明的作品是广西当代壮族作家们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表现,也许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足以触动广大读者的内心。 3.从生存现状到文化反思 在广西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中,壮族作家也由最初的单纯对生存现状的关注和描摹转向了更为深远的文化反思,其中以黄神彪、黄少崇、王云高、冯艺、石才夫等为代表的作家,或对民族文化予以挖掘和彰显,或从日常生活中进行独特的文化感悟,或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反思,或对当下的社会文化进行冷静的思考等等,成为文化反思的代表性作家。 4.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性特征 进入新的文学创作时代,以李约热、黄土路、潘莹宇等为代表的广西壮族作家中的新生力量,以敏锐的文学感知力大量吸收、借鉴了后现代创作技法,使小说在情节设置、叙述结构上让人耳目一新,赋予文学作品更多张力,极大丰富了广西本土文学的智慧宝库,体现了壮族作家活跃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和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 (五)地理空间的扩大 文学创作中对地理空间的表现,以及作家在地理空间中的移动,使文学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广西的地理对于当代壮族文学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广西的自然地理、文化地理都是当代壮族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广西的壮族作家几乎都经历了从“走出”到“还乡”的地理空间的转移和精神空间的回归。他们在家乡完成或开启了对异乡的想象,又在异乡强烈地怀念着故乡故土,絮絮不停地讲述着家乡的故事。这种与本民族文化血脉和精神传统无法割舍的情感与情结,成为了壮族作家开放意识的催化剂和创作转型的驱动力。 1.回望故乡 进入新世纪,黄佩华继续展示桂西北红水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及曲折故事,李约热作为一个新世纪以来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作家,一登场就引起了文坛的注意,他立足于都安,展示都安人民的生活及城市化带来的命运变化。作为来自农村的作家,黄佩华与李约热在城市中思念乡土,难忘故乡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他们的作品把对故乡的热受深刻地书写出来。他们是从作家这样的角色定位出发,来表现对故乡的认知、故乡书写的艰难等情形。小说展示出出生于乡村但暂居于城市的写作者内心的感悟,是真实而令人深思的。牙韩彰对壮乡家山的书写、罗南对边远山区圩场的书写等等,都体现出了壮族作家们对精神原乡的探寻与守望。 2.城市霓虹 现代都市的喧嚣与繁华,城市生活的斑斓与多彩,城市人的拼搏、追求与欲望,各色人等的挣扎、无奈和精神上的困惑等,在凡一平、韦俊海、周龙等作家的作品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与描绘。其中韦俊海没有囿于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地域局限,而是把文学创作的视野延展到了上海,他的《上海小开》取材于上海都市,到处弥漫着上海风情,上海生活场景描摹之逼真、方言俚语运用之娴熟,让读者不得不钦佩作家构思取材的精妙和演绎故事的用心。 3.底层人物命运 关注底层生活和小人物命运,是许多壮族作家的题材选择和创作聚焦点,如黄土路、陶丽群等。陶丽群是新世纪以来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的壮族青年女作家,她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细致刻画,不仅在外在的经济方面,也集中体现在心理变化的刻画上,进而展示生活中选择的艰难性。 4.放眼世界 壮族作家的创作题材和领域并没有囿于中国本土,一些作家以更广阔的视野去观察中国以外的世界,为广西当代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异域色彩,比如钟日胜的非洲题材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蒙飞的泰国题材散文创作,冯艺的国外游记随笔创作等。 (六)创作体裁的拓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创新意识的掀起和外国文学作品的输入,开拓了少数民族作家的视野,增强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新世纪广西壮族作家的文学创作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局限于“主流意识形态+民族风俗习惯”的单一模式,而是呈现出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多样化的创作形态。对新世纪广西壮族作家而言,由一种文体转向另一种文体,以及各种创作方法的探索与运用,不仅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新分配,更是对艺术窠臼的出离,包含着主体意识强化与个人意识表达的诉求。跨文体写作已成为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常态,当代壮族文学中的诗歌、小说、散文、影视文学等也越来越繁荣,既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具有现代意识,在当代文学中显示出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新世纪壮族作家中,从某种文体为主转到以另一种文体为主或同时进行两种文体创作,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凡一平、石才夫、李甜芬、黄鹏、龙歌、梁越、林超俊、李荣军、谢树强、荣斌、黄土路、潘莹宇等,都有过这样的创作经历和轨迹。比如,李甜芬的创作以《四叶草》作为一个分界点,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对自己的创作方向进行了调整,将原来以创作诗歌为主转变为以创作散文为主。石才夫经历了由诗歌到散文再到诗歌的创作之路。黄土路、潘莹宇是从诗歌创作逐渐转入小说创作的。凡一平、荣斌则分别从小说、诗歌拓展到影视文学创作。 (七)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发展的启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壮族文学在新的世纪里出现转型,成功与否、成效如何,值得我们去研究梳理,这对推动今后的民族文学创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繁荣,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壮族作家创作既要根植故土,又要把握时代脉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不同需求,丰富壮族文学创作的内涵。 1.转型发展离不开对故乡故土的挚爱深情 一大批壮族作家的作品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他们从原生性的民间文化土壤中,生长出具有现代性品格的文学作品,在新世纪实现了大部分内容和题材以及叙述策略的转型。但即便如此,已经从边缘崛起的壮族作家,在努力融进主流文学的话语圈之后,仍然不失对故土的一片深情。 2.转型发展离不开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壮族作家面临或者实现了转型,有成功也有失败。究其原因,失败者大多是因为创作题材老旧、文学视野狭窄、写作技法跟不上时代审美的变化。相反,那些成功的作家无不是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把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脉搏的跳动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广阔社会中人性的复杂与可能,不断地开阔视野,学习优秀作家和经典著作,完善知识结构,主动接受和探索最新的文学表达形式等。 3.转型发展离不开人生阅历的深厚积累 我们发现,凡是生活根基深厚的作家,他的创作后劲越足,写作的宽广度越长久。壮族作家的转型离不开人生阅历的深厚积累,这包括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三个方面。 二、显著特色和主要建树 (一)显著特色 文学地理学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方法。它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文学进行批评与阐释,将大量的地方、民间和民族资源引入文学研究中,与作家文学创作构成对话关系,从而开拓了文学研究新的视野。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对新世纪壮族文学的转型、壮族作家的地理分布、西部地理景观对壮族文学的影响、多民族人口地理与壮族文学的多元性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壮族文学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文学在全国文坛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的呈现,壮族文学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质。本研究成果主要是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研究解读壮族作家创作的发生发展,深入探讨当代壮族文学在广西乃至中国文学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气度、风格与特征。 (二)主要建树 本成果从文化发展的多重向度,进行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从而把握作家创作中呈现出的与众不同的发展特点。思考壮族作家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创作转型及新的诗学话语空间的建构,突破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现有状况。拓宽了少数民族文学以及当代文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广度,增加了本领域创作研究的诗学深度。本成果既注重挖掘新世纪壮族作家转型创作的文化内涵,又注重探讨作家们在创作转型中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与选择。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解读当代壮族作家创作的多重审美意蕴,以辩证的方式透视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在文学中的体现,这是对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行了更加广阔和更为深入的学理探究和民族审美范式的开掘。 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学术价值 本成果将壮族文学置于文学地理学的语境中进行考察研究,对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背后隐藏着的具有地方特色及民族特征的深层文化地理背景进行研究解读,挖掘分析壮族作家们进行创作时所形成的比较普遍、稳定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在运用文学地理学理论进行宏观研究的同时也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个案研究,从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现象中总结出新世纪壮族作家富有生命力及普遍理论意义的文化精神及诗学思想。文学地理学的介入为壮族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将目前较为普遍的个案研究推进到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从而将单纯的文学文本阐释提升到文学地理学研究层面,着重对文学文本与文化语境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塑造进行深入探析,实现了理论上的深入与突破,对扩大和深化现有的壮族文学研究成果具有积极作用。 (二)应用价值 当代壮族文学拥有着丰厚的创作实绩,它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当代广西文学的发展与壮大。新世纪以来,壮族文学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文学桂军重要力量的壮族作家,其重要性与突出性自不待言。以文学地理学为理论依据,从文学与地理学的维度出发,对壮族作家进行全景式开放式的整体研究,一方面,可以表现出地理学研究的文学文本转向,从而开掘文学地理学的实践价值,进一步促进文学地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表现出壮族作家研究对外来理论的有效应用,这不仅对研究当代广西文学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当下中国的地域文学研究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作家的培育、发展、壮大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样本。 四、对策建议 实现新世纪壮族文学的转型发展,必须在“坚守”中“创新”,即“五个坚守”、“五个创新”。 (一)坚守壮乡故土,创新文学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这是我国文艺的瑰宝,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壮族文学是中华民族及人类文化宝库中独特的风景。进入21 世纪,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拓展文学发展空间,是壮族文学面临的新课题。首先,要从壮族民间文化中汲取养份。乡土是维系作家创作生命的最重要的文化精神家园,在民间文化里吸收地气和养分,滋养创作的生命气息。壮族作家应从原生态的民间文化土壤中,追寻“百越”文化的底蕴,充分开发和利用壮族民间文化资源,提炼创作的优质素材和题材,打造现代民族史诗式的重大题材作品。其次,要提升作品的现代性品格。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作家在思想上不断锤炼,对壮族人民的灵魂状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讨,经由个体的生命体验,升腾到具有一定精神高度的诗性层次,思索自然、存在、时间和生命的复杂关系,表现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和现代哲学思想。第三,要在讲述民族故事中传承中华精神。壮族作家既要讲好民族故事,又要在讲述民族故事中展示中国山河之壮丽和中华民族美学之丰富,要自觉弘扬中国哲学思想和美学精神,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坚守民族特质,创新表现内容 壮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书写是作家通向广阔文学世界的一条重要道路。而作家只有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才能张扬自己的创作个性,彰显民族文化自信,也才能更好地与世界文化对话。一是深度把握壮族文化特质。壮族作家在进行民族性写作时,需要有一种理智的态度来正面和深度地解读壮族文化的真正内涵,从哲学上来把握壮族文化的特质,进而书写真正具有壮族基因和品格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满足于对壮族文化色彩的肤浅描摹,而是把民族的精神融进血液,用深入心灵的文化记忆来与现实关怀进行对接,表达时代的脉动,揭示民族心理特质,弘扬壮族文化精神。二是避免题材的同质化。作家在表现内容上不局限于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的展示,在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拓展创作思路,力求题材的多样化、艺术的新颖化和风格的个性化。三是扩大文学视野。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作家的经典著作,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捕捉先进地区和兄弟民族创作大潮的信息,张扬作家的主体意识。放眼全球,关注世界文学动态,突破地域的限制,把民族的声音融进世界的大合唱之中。以文学的方式保留民族文化的记忆,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多民族文学的繁荣来向世界展示中国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丰富和辽阔。 (三)坚守人文精神,创新表现形式 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壮族作家要自觉肩负起守护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走出一条壮族文学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彰显人文精神。创作立足现代性语境,观察全球化时代的人性发展,在社会变迁中表现灵魂的深度与人性之复杂,揭示人民的精神状况和心理需求,让文学的人性精神烛照当代生活,表现当代人的精神现状与心理需求。二是探索最新的文学表达形式。继承壮族传统文脉,借鉴西方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创作手法,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上寻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三是拓展创作体裁。作家尝试拓展自己的创作体裁,从诗歌领域扩展至散文领域,小说家、散文家也涉猎诗歌写作,从小说创作转向影视文学创作,进行多种体裁跨界写作。 (四)坚守现实生活,创新写作观念 生活积累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体生活经历和阅历的反映,一个作者的生活经历和阅历越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才有可能越丰富。一是把握时代脉膊。立足本土,展开大时代的个性化书写,把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脉搏的跳动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广阔社会中人性的复杂与可能。关注生活中的“社会热点”,营造体现时代精神的“感情焦点”,创作出贴近人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个性鲜明,有浓烈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把地域民族的当代情绪和时代社会的当下情绪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统一的艺术审美机制,自觉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发言、为民族的振兴而呐喊。二是关注社会底层。关注社会问题和底层群众,再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反映底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深入探索人生的形式与生命的意义,书写人类心灵的丰厚内涵。三是重视融合意识。追求地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艺术性的有机融合,将民族团结、交流与跨地域、跨民族、跨时空的文化交往有效融合,形成壮族文学的新质素和新特征。 (五)坚守资源优势,创新文学机制 壮族文学的转型更大的程度上是传统与现代的调适,包括个人与社会、文学与生活、地域题材与世界眼光、生活素材与哲学提炼等方面。自然的、人文的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积淀等文化资源是壮族文学的优势,在坚守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文学外部的机制创新也必不可少。一是不断锻造和壮大作家队伍。打造壮族作家群及其壮族文学领军人物,大力培养民族作家队伍和民族文学创作人才,形成民族文学发展的合力。广西文学的半壁江山是壮族作家构成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壮族文学及其壮族作家队伍建设问题,并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制度、体制、机制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撑。二是打造文学新品牌。立足民族优势和特色,彰显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打造精品,形成品牌。壮族作家主要来自于桂西北地区,利用桂西北天然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红水河文学品牌。三是拓宽文学传播路径。通过召开作家作品推介会,开辟期刊专栏,利用新媒体、网络传播平台,改编为影视剧等多渠道地宣传介绍壮族文学,将新世纪壮族文学融入中国多民族文学和当代主流文学发展的大潮中。 容本镇(1958-)男,广西浦北人,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西教育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写作学和广西地域文化研究。 张淑云(1979-)女,黑龙江望奎人,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西教育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主要从事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究。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文学在全国文坛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的呈现,壮族文学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质,因而对壮族文学的转型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十分重要。为此笔者以“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为选题申报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并获得重点项目立项(批准号:13AZW001)。项目立项后,项目组深入开展作家的访谈和调研工作,认真撰写论文并形成最终成果,于2018 年1 月通过结题,鉴定等级为优秀。评审专家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自治区社科规划办将成果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以送阅件的形式呈送给自治区领导参阅。这一研究成果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研究解读壮族作家创作的发生发展,深入探讨了当代壮族文学在广西乃至中国文学环境中所形成的独特气质,为广西文学的发展和少数民族作家的培育、发展、壮大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样本。一、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开放的视野成就了多元审美形态,电子媒介时代催生了文学的转型。将壮族文学置于全球文化语境中可发现,新世纪壮族文学创作在跨文化、跨族际、跨地域三个向度实现着深刻的转型。对于从边缘向中心推进的壮族文学而言,新世纪壮族文学在与全国乃至世界文坛互动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并获得了独立的审美特征,从题材到精神气质都发生新的转型,体现了中国文学地图中的“边缘活力”。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成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广西壮族文学进行梳理和研究。(一)文学地理学:时空交融的研究范式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理论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进行地理与文学关系的探讨,这是考察一定地域和时期内人的地理观和宇宙观,深层次上,则是在探析人的自我生存体验和人生哲学观。1.文学地理学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以文学为本位的文学地理研究,得益于西方空间理论的兴盛与发展。随着空间理论的兴起,“地理”的概念从自然环境的物理属性演变为社会的生产场域,即从“地理”向“空间”的理论转变。“空间”参与了当代的文学理论塑形。文学地理学作为以文学空间研究为中心的理论,在日趋多元化的当代学术格局中异峰突起,文学地理学也成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 的新兴交叉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文学地理学”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新空间。中国传统的文学地理思维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在先秦时期古人已关注了文学与地理的天然亲缘关系,产生了明确的文学地理思想和论述。20 世纪以后,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西方思想传入中国,西方的人类学、考古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传入中国,促成了中国文学地理学的新发展。西方人文地理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文学地理思维碰撞、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文学研究空间的重新发现地理环境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变化。考察任何一个作家的籍贯,可以探究一个作家文学气质、风格的形成与其成长之地风俗、习惯、信仰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地理空间因素对作家风格的影响。任何一个作家都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无论是从国籍上的中国作家、日本作家、美国作家的区分,还是从省籍上的“文学桂军”“文学湘军”等的划分,并不简单是作家身份户籍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家所处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学风格,而文学气质、风格的形成与其成长之地风俗、习惯、信仰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二)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壮族文学研究壮族文学在中国文学版图中独树一帜,主要源于壮族作家所生活的特殊地域环境——中国的西南,北回归线两侧的亚热带地区。南方地域文化孕育了南方写作的独特风格,壮族文学的发生,在地理属性上属于典型的“南方书写”。从文学地理学视域研究壮族文学,呈现出别样的审美范式。1.壮族文学的地理版图壮族文学深深植根在岭南文化土壤中,既受岭南文化的滋养,又不断汲取中原文化的营养,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壮族民俗文化特点的文学形态。壮族文学的民间口头文学较发达,而文人文学受到汉族文人创作的影响,到唐初时期才开始萌芽。壮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本民族文化的滋养,承载壮族人民的内在心理特质和美好的品格。古代许多汉族典籍收录了壮族的民间文学,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更是在各族人民中广为流传,壮族民间传说故事《田螺姑娘》与《百鸟衣》在江西、湖南等地也有同类型的故事流传。《百鸟衣》的民间传说滋养了当代壮族作家和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2.20世纪壮族文学的历史回望20 世纪的壮族文学经历了从近代文学过渡到现代文学的阶段,新文学脱胎于旧有的民间文学。在这个阶段诞生的一批新式文人群体或新知识分子,接受新的文艺思想、运用新的文学形式,结合时代主题的变化需要,崛起并逐渐走向专业化创作的道路。20 世纪上半叶,壮族作家的现代意识开始觉醒,下半叶则经过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发展,日益走上了繁盛的局面。以“五四”运动为分水岭,现代壮族作家告别旧文学走向新文学。他们和全国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族)现代作家一道,投身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付出文化热情,写下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和讴歌新时代的文学作品,为壮族作家文学开创了新局面。3.新世纪壮族文学的转型与突破进入21 世纪以后,壮族文学延续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繁荣,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国内外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冲击下,文学被边缘化的思潮在舆论界此起彼伏,壮族作家在“娱乐至死”、精神娱乐消费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中,面临新的抉择和转型。怎样转换身份、转变审美、超越地域、书写民族、拓展文学发展空间,是新世纪壮族文学的时代课题。一批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壮族老作家相继封笔,或者减产,新生代的作家如60后、70 后、80 后开始崭露头角,显现了强劲的势头。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与老一代作家不同的风貌。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剧,年轻一代的作家所面临的时代语境、社会环境更加多元化,他们的创作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倾向,展现出时代变迁中人的情感和追求,建构了别样的审美范式。(三)主体身份的转换作为个体的人,壮族作家具有跟其他民族作家相同的特点,但是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语境和民族心理,又让壮族作家具有维护本民族族群价值的世界观,他不仅是个人的书写者,还是族群的代言人。放到更宽广的文化视域中,壮族作家的文化身份和壮族文化的发展,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被建构之中。新世纪以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市场经济的刺激,使得传统作家身份发生转型,壮族作家从体制化的束缚中抽离出来,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身份,可以是签约作家,可以是自由撰稿人,可以是教授,可以是医生,等等。身份的转型使壮族作家的阅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1.写作改变人生命运生长在广西较偏远的农村、山区的壮族作家们,凭借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以及他们的写作能力,由乡村一步步走向城市,在他们脚下,是写作为他们铺就了一条虽然艰苦,但却乐在其中的道路。写作,既是他们自觉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缘馈赠。虽然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生养他们的那片贫瘠而又富饶的土地,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始终共同地带有被他们留在身后的旧日生活的痕迹。他们叙述苦难,但却不因苦难而失去生活的希望;他们挖掘困窘生活中的人性,但却因懂得而更多地体现出慈悲和深度;他们熟悉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俚俗语,又为他们的文风增添了个性而质朴的特点。2.集结在文学的旗帜下随着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广西文学创作的高潮不断涌现,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散文、诗歌等各种文体的创作也有不俗的表现,文学与影视“联姻”带动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青年作家创作力喷涌。壮族作家的创作推动了广西文学的发展。这些壮族作家们,绝大多数并非专业创作者,而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在他们中间,有公务员、教师、媒体人、警察、医生、地质工作者、企业家、农民、自由职业者等等,由于创作理想的感召,而集结在文学的旗帜之下,从而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壮族作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壮族文学创作人才辈出,成绩突出,在壮族人中诞生了凡一平、黄佩华、冯艺、韦俊海、石一宁、石才夫、严风华、黄神彪、蒙飞、李约热、黄土路、黄鹏、大朵、龙歌、荣斌、钟日胜、周龙、谢树强、李荣军、潘莹宇、黄少崇、牙韩彰等以及包括一批女作家在内的有成就有特色的壮族作家群。他们遍布全区全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作家”并非是他们唯一的身份,但是这一身份却成为他们鲜明的个人标签。3.壮族女性作家的崛起进入21 世纪以来,以生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主体的壮族女作家悄然崛起,为广西文坛及少数民族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陶丽群、李明媚、许雪萍、潘小楼、韦静波、梁志玲、黄芳、罗南、覃秋林、廖莲婷、刘永娟等一批壮族女作家的创作令人刮目相看,她们充分发挥女作家自身的写作优势,又能结合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大潮,把关注女性命运与探讨社会发展相结合作为自己的创作使命。(四)审美精神的嬗变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族群文化之间相互共融共生是其文化的基本特色。在地理和政治关系上,广西属于“边疆地带”,在文化认同和传承方面,这片热土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复杂性、丰富性,具有多样的传统文化记忆。在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生态区,壮族文学扎根于八桂大地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土壤中,在多元与异质文化之间穿行,既带有本民族的审美体验,也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性。1.从民族审美到人性表达进入21 世纪,壮族文学也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在新世纪壮族文学中,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形态多元呈现,作家的创作也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审美表达向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心理、思想的深刻体认而转变。提升文学的审美品位和文学价值,是新世纪壮族作家自觉的选择,他们以重塑文学精神为己任,不断寻求作品精神内涵的提升,在审美精神上呈现出转型特征。此时的壮族文学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对本民族审美体验的开掘和展现,而是追求从更深层次来考量生命与社会群体的关系。新世纪的壮族文学不仅仅是对本民族文化风情的审视,而是在更深层面审视族群生命体验与哲学思考。于是,新时期的一部分壮族文学创作开始由最初的民族审美向人性表达转型。代表性的作家有凡一平、韦俊海、庞俭克、大朵等人。2.从关注人物命运到关注生态文明黄佩华、韦俊海、严风华、石一宁等几位作家以作家的良知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反映、思考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他们或深刻揭露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造成的毁灭性打击,或深入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构建,或由自然生态文明反思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这些反映生态文明的作品是广西当代壮族作家们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表现,也许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足以触动广大读者的内心。3.从生存现状到文化反思在广西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中,壮族作家也由最初的单纯对生存现状的关注和描摹转向了更为深远的文化反思,其中以黄神彪、黄少崇、王云高、冯艺、石才夫等为代表的作家,或对民族文化予以挖掘和彰显,或从日常生活中进行独特的文化感悟,或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反思,或对当下的社会文化进行冷静的思考等等,成为文化反思的代表性作家。4.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性特征进入新的文学创作时代,以李约热、黄土路、潘莹宇等为代表的广西壮族作家中的新生力量,以敏锐的文学感知力大量吸收、借鉴了后现代创作技法,使小说在情节设置、叙述结构上让人耳目一新,赋予文学作品更多张力,极大丰富了广西本土文学的智慧宝库,体现了壮族作家活跃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和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五)地理空间的扩大文学创作中对地理空间的表现,以及作家在地理空间中的移动,使文学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广西的地理对于当代壮族文学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广西的自然地理、文化地理都是当代壮族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广西的壮族作家几乎都经历了从“走出”到“还乡”的地理空间的转移和精神空间的回归。他们在家乡完成或开启了对异乡的想象,又在异乡强烈地怀念着故乡故土,絮絮不停地讲述着家乡的故事。这种与本民族文化血脉和精神传统无法割舍的情感与情结,成为了壮族作家开放意识的催化剂和创作转型的驱动力。1.回望故乡进入新世纪,黄佩华继续展示桂西北红水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及曲折故事,李约热作为一个新世纪以来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作家,一登场就引起了文坛的注意,他立足于都安,展示都安人民的生活及城市化带来的命运变化。作为来自农村的作家,黄佩华与李约热在城市中思念乡土,难忘故乡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他们的作品把对故乡的热受深刻地书写出来。他们是从作家这样的角色定位出发,来表现对故乡的认知、故乡书写的艰难等情形。小说展示出出生于乡村但暂居于城市的写作者内心的感悟,是真实而令人深思的。牙韩彰对壮乡家山的书写、罗南对边远山区圩场的书写等等,都体现出了壮族作家们对精神原乡的探寻与守望。2.城市霓虹现代都市的喧嚣与繁华,城市生活的斑斓与多彩,城市人的拼搏、追求与欲望,各色人等的挣扎、无奈和精神上的困惑等,在凡一平、韦俊海、周龙等作家的作品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与描绘。其中韦俊海没有囿于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地域局限,而是把文学创作的视野延展到了上海,他的《上海小开》取材于上海都市,到处弥漫着上海风情,上海生活场景描摹之逼真、方言俚语运用之娴熟,让读者不得不钦佩作家构思取材的精妙和演绎故事的用心。3.底层人物命运关注底层生活和小人物命运,是许多壮族作家的题材选择和创作聚焦点,如黄土路、陶丽群等。陶丽群是新世纪以来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的壮族青年女作家,她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细致刻画,不仅在外在的经济方面,也集中体现在心理变化的刻画上,进而展示生活中选择的艰难性。4.放眼世界壮族作家的创作题材和领域并没有囿于中国本土,一些作家以更广阔的视野去观察中国以外的世界,为广西当代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异域色彩,比如钟日胜的非洲题材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蒙飞的泰国题材散文创作,冯艺的国外游记随笔创作等。(六)创作体裁的拓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创新意识的掀起和外国文学作品的输入,开拓了少数民族作家的视野,增强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新世纪广西壮族作家的文学创作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局限于“主流意识形态+民族风俗习惯”的单一模式,而是呈现出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多样化的创作形态。对新世纪广西壮族作家而言,由一种文体转向另一种文体,以及各种创作方法的探索与运用,不仅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新分配,更是对艺术窠臼的出离,包含着主体意识强化与个人意识表达的诉求。跨文体写作已成为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常态,当代壮族文学中的诗歌、小说、散文、影视文学等也越来越繁荣,既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具有现代意识,在当代文学中显示出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新世纪壮族作家中,从某种文体为主转到以另一种文体为主或同时进行两种文体创作,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凡一平、石才夫、李甜芬、黄鹏、龙歌、梁越、林超俊、李荣军、谢树强、荣斌、黄土路、潘莹宇等,都有过这样的创作经历和轨迹。比如,李甜芬的创作以《四叶草》作为一个分界点,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对自己的创作方向进行了调整,将原来以创作诗歌为主转变为以创作散文为主。石才夫经历了由诗歌到散文再到诗歌的创作之路。黄土路、潘莹宇是从诗歌创作逐渐转入小说创作的。凡一平、荣斌则分别从小说、诗歌拓展到影视文学创作。(七)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发展的启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壮族文学在新的世纪里出现转型,成功与否、成效如何,值得我们去研究梳理,这对推动今后的民族文学创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繁荣,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壮族作家创作既要根植故土,又要把握时代脉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不同需求,丰富壮族文学创作的内涵。1.转型发展离不开对故乡故土的挚爱深情一大批壮族作家的作品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他们从原生性的民间文化土壤中,生长出具有现代性品格的文学作品,在新世纪实现了大部分内容和题材以及叙述策略的转型。但即便如此,已经从边缘崛起的壮族作家,在努力融进主流文学的话语圈之后,仍然不失对故土的一片深情。2.转型发展离不开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壮族作家面临或者实现了转型,有成功也有失败。究其原因,失败者大多是因为创作题材老旧、文学视野狭窄、写作技法跟不上时代审美的变化。相反,那些成功的作家无不是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把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脉搏的跳动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广阔社会中人性的复杂与可能,不断地开阔视野,学习优秀作家和经典著作,完善知识结构,主动接受和探索最新的文学表达形式等。3.转型发展离不开人生阅历的深厚积累我们发现,凡是生活根基深厚的作家,他的创作后劲越足,写作的宽广度越长久。壮族作家的转型离不开人生阅历的深厚积累,这包括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三个方面。二、显著特色和主要建树(一)显著特色文学地理学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方法。它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文学进行批评与阐释,将大量的地方、民间和民族资源引入文学研究中,与作家文学创作构成对话关系,从而开拓了文学研究新的视野。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对新世纪壮族文学的转型、壮族作家的地理分布、西部地理景观对壮族文学的影响、多民族人口地理与壮族文学的多元性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壮族文学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文学在全国文坛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的呈现,壮族文学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质。本研究成果主要是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研究解读壮族作家创作的发生发展,深入探讨当代壮族文学在广西乃至中国文学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气度、风格与特征。(二)主要建树本成果从文化发展的多重向度,进行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从而把握作家创作中呈现出的与众不同的发展特点。思考壮族作家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创作转型及新的诗学话语空间的建构,突破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现有状况。拓宽了少数民族文学以及当代文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广度,增加了本领域创作研究的诗学深度。本成果既注重挖掘新世纪壮族作家转型创作的文化内涵,又注重探讨作家们在创作转型中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与选择。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解读当代壮族作家创作的多重审美意蕴,以辩证的方式透视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在文学中的体现,这是对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行了更加广阔和更为深入的学理探究和民族审美范式的开掘。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一)学术价值本成果将壮族文学置于文学地理学的语境中进行考察研究,对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背后隐藏着的具有地方特色及民族特征的深层文化地理背景进行研究解读,挖掘分析壮族作家们进行创作时所形成的比较普遍、稳定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在运用文学地理学理论进行宏观研究的同时也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个案研究,从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现象中总结出新世纪壮族作家富有生命力及普遍理论意义的文化精神及诗学思想。文学地理学的介入为壮族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将目前较为普遍的个案研究推进到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从而将单纯的文学文本阐释提升到文学地理学研究层面,着重对文学文本与文化语境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塑造进行深入探析,实现了理论上的深入与突破,对扩大和深化现有的壮族文学研究成果具有积极作用。(二)应用价值当代壮族文学拥有着丰厚的创作实绩,它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当代广西文学的发展与壮大。新世纪以来,壮族文学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文学桂军重要力量的壮族作家,其重要性与突出性自不待言。以文学地理学为理论依据,从文学与地理学的维度出发,对壮族作家进行全景式开放式的整体研究,一方面,可以表现出地理学研究的文学文本转向,从而开掘文学地理学的实践价值,进一步促进文学地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表现出壮族作家研究对外来理论的有效应用,这不仅对研究当代广西文学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当下中国的地域文学研究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作家的培育、发展、壮大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样本。四、对策建议实现新世纪壮族文学的转型发展,必须在“坚守”中“创新”,即“五个坚守”、“五个创新”。(一)坚守壮乡故土,创新文学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这是我国文艺的瑰宝,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壮族文学是中华民族及人类文化宝库中独特的风景。进入21 世纪,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拓展文学发展空间,是壮族文学面临的新课题。首先,要从壮族民间文化中汲取养份。乡土是维系作家创作生命的最重要的文化精神家园,在民间文化里吸收地气和养分,滋养创作的生命气息。壮族作家应从原生态的民间文化土壤中,追寻“百越”文化的底蕴,充分开发和利用壮族民间文化资源,提炼创作的优质素材和题材,打造现代民族史诗式的重大题材作品。其次,要提升作品的现代性品格。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作家在思想上不断锤炼,对壮族人民的灵魂状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讨,经由个体的生命体验,升腾到具有一定精神高度的诗性层次,思索自然、存在、时间和生命的复杂关系,表现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和现代哲学思想。第三,要在讲述民族故事中传承中华精神。壮族作家既要讲好民族故事,又要在讲述民族故事中展示中国山河之壮丽和中华民族美学之丰富,要自觉弘扬中国哲学思想和美学精神,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坚守民族特质,创新表现内容壮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书写是作家通向广阔文学世界的一条重要道路。而作家只有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才能张扬自己的创作个性,彰显民族文化自信,也才能更好地与世界文化对话。一是深度把握壮族文化特质。壮族作家在进行民族性写作时,需要有一种理智的态度来正面和深度地解读壮族文化的真正内涵,从哲学上来把握壮族文化的特质,进而书写真正具有壮族基因和品格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满足于对壮族文化色彩的肤浅描摹,而是把民族的精神融进血液,用深入心灵的文化记忆来与现实关怀进行对接,表达时代的脉动,揭示民族心理特质,弘扬壮族文化精神。二是避免题材的同质化。作家在表现内容上不局限于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的展示,在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拓展创作思路,力求题材的多样化、艺术的新颖化和风格的个性化。三是扩大文学视野。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作家的经典著作,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捕捉先进地区和兄弟民族创作大潮的信息,张扬作家的主体意识。放眼全球,关注世界文学动态,突破地域的限制,把民族的声音融进世界的大合唱之中。以文学的方式保留民族文化的记忆,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多民族文学的繁荣来向世界展示中国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丰富和辽阔。(三)坚守人文精神,创新表现形式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壮族作家要自觉肩负起守护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走出一条壮族文学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彰显人文精神。创作立足现代性语境,观察全球化时代的人性发展,在社会变迁中表现灵魂的深度与人性之复杂,揭示人民的精神状况和心理需求,让文学的人性精神烛照当代生活,表现当代人的精神现状与心理需求。二是探索最新的文学表达形式。继承壮族传统文脉,借鉴西方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创作手法,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上寻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三是拓展创作体裁。作家尝试拓展自己的创作体裁,从诗歌领域扩展至散文领域,小说家、散文家也涉猎诗歌写作,从小说创作转向影视文学创作,进行多种体裁跨界写作。(四)坚守现实生活,创新写作观念生活积累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体生活经历和阅历的反映,一个作者的生活经历和阅历越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才有可能越丰富。一是把握时代脉膊。立足本土,展开大时代的个性化书写,把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脉搏的跳动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广阔社会中人性的复杂与可能。关注生活中的“社会热点”,营造体现时代精神的“感情焦点”,创作出贴近人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个性鲜明,有浓烈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把地域民族的当代情绪和时代社会的当下情绪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统一的艺术审美机制,自觉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发言、为民族的振兴而呐喊。二是关注社会底层。关注社会问题和底层群众,再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反映底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深入探索人生的形式与生命的意义,书写人类心灵的丰厚内涵。三是重视融合意识。追求地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艺术性的有机融合,将民族团结、交流与跨地域、跨民族、跨时空的文化交往有效融合,形成壮族文学的新质素和新特征。(五)坚守资源优势,创新文学机制壮族文学的转型更大的程度上是传统与现代的调适,包括个人与社会、文学与生活、地域题材与世界眼光、生活素材与哲学提炼等方面。自然的、人文的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积淀等文化资源是壮族文学的优势,在坚守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文学外部的机制创新也必不可少。一是不断锻造和壮大作家队伍。打造壮族作家群及其壮族文学领军人物,大力培养民族作家队伍和民族文学创作人才,形成民族文学发展的合力。广西文学的半壁江山是壮族作家构成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壮族文学及其壮族作家队伍建设问题,并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制度、体制、机制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撑。二是打造文学新品牌。立足民族优势和特色,彰显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打造精品,形成品牌。壮族作家主要来自于桂西北地区,利用桂西北天然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红水河文学品牌。三是拓宽文学传播路径。通过召开作家作品推介会,开辟期刊专栏,利用新媒体、网络传播平台,改编为影视剧等多渠道地宣传介绍壮族文学,将新世纪壮族文学融入中国多民族文学和当代主流文学发展的大潮中。 容本镇(1958-)男,广西浦北人,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西教育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写作学和广西地域文化研究。 张淑云(1979-)女,黑龙江望奎人,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西教育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主要从事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究。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 网址: http://xsy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670.shtml


上一篇: 浅析南戏中的负心戏
下一篇: 企业经济论文_“双创”情境下创业导师特质结构及其影响机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学术研究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