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学术研究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在汤显祖的作品中,许多思想观念都和当时的社会思想内容相悖,其更主张人类的各项发展应该符合人类成长的自然规律,而不应该被封建落后的社会思想所束缚。除此之外,其作品中还具有独特的美学思想。本文将从以情越理的理念、爱情至上的主题设计、女性形象、浪漫主义的塑造等方面介绍汤显祖戏剧美学的思想内容。 一、汤显祖的以情越理的理念 汤显祖的戏剧中经常会体现以情越理的思想理念。汤显祖的“情”与其所处的封建时代的“理”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这一特点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便有体现,其重视“情至”与封建的那种“性理”相互抗衡,颇有一些用情抵理的味道。汤显祖准确地提出情与性需要相互对照,以此来体现以情反理的趋势。汤显祖曾经和至友达观谈到“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在汤显祖的理念里,其勇于将各种“情”与“理”相对来看,并且愿意接受“情”作为人类生活的客观真理,其与封建的统治思想背道而驰,和封建统治观念中所谈的“理”字完全不同。其实在那个程朱理学十分盛行的年代中,汤显祖的思想观念可谓是标新立异,敢于和时代做斗争的汤显祖可以称得上为思想勇士[1]。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所传达的“情”,主要具备了打破封建礼教思想的特点的,立志于打破传统思想的局限性,深刻体现个性解放的需求。汤显祖认为“情”是一种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当作人类的一种本能。然而“情”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摸不到的却又可以让人无限遐想的情感。汤显祖戏剧中融入了许多“情”字的观念,其中蕴含了汤显祖的所有的思想理念、社会精神与现实情况,并且其在作品中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尖锐的社会批判与讽刺。就汤显祖的戏剧作品而言,“情”字不仅仅在戏剧中,是戏剧的组成元素、塑造了戏剧中人物的根本特点,而且还形成了临川派审美思想的中心。其意思是,在“理”中推出“情”、体现出“情”,而“情”字来源于“理”,包含着“理”。汤显祖对于这一内容,其认为“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在汤显祖的理念中,其是十分认可“情”的,明确了所有出自人类的真实感情,其存在就是有一定道理可寻的,并且都是有意义的。就是合理的。而且其否认了将“理”看作为唯一的指标,否认了用“理”制“情”,有“理”而灭“情”,同时否认了把“理”与“情”相互树立起来。同时,其还认为在人类的正常生活中,“情”比“理”更加重要。在汤显祖的著名戏剧《牡丹亭》中就深刻地歌颂了人性的“真情”而对抗了所谓的“天理”。这部戏剧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很多其他的才子佳人的戏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汤显祖可以深入地意识到当时社会中一些社会制度、国家法律、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内容对人类的约束。杜丽娘的父亲是具有那个年代封建思想的典型代表,其聘请了儒生陈最良教导女儿,学习《诗经》,并且想要让杜丽娘能够从其中感受后妃之德,进而成为一代淑女。但是这种压抑的教导,却激发了杜丽娘心中对于爱情的渴望。这种想法的产生对于传统封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挑衅意味。所以说,《牡丹亭》中杜丽娘这个角色身上就完美地体现出了“情”与“理”的抗衡。杜丽娘为追寻其心中的“情”字而死,间接地展现了汤显祖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地批判,其为追寻“情”字而活,又展现了明代中期启蒙思想的思想潮流。在《牡丹亭》中,作者将“情”和“理”的矛盾上升到了哲学方面,加深了剧本的内涵,其被赋予了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虽然许多批判家评论《牡丹亭》结局比较俗套,但是在其中却体现了“情”打败了“理”的思想内涵。汤显祖所设计的剧情,便是明朝传统封建、压抑人性发展的社会对于当时青年人向往自由爱情的真实写照。汤显祖所提出的“情”战胜理的想法,打破了那个时代传统的封建思想,带起了新思潮的发展。汤显祖除了在《牡丹亭》表达了“情”大于“理”的思想,还在《南柯梦》中也贯彻了这种思想。杜丽娘因为爱情而死,也因为爱情而生,其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情”字至上的想法。然而“理性之剑”是其追求爱情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其阻断了人性的成长,扼杀了人的本性。汤显祖的戏剧中深刻地控诉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社会思想。 二、汤显祖爱情至上的主题设计 汤显祖戏剧美观学还有体现在其爱情至上的主题设计中。一谈到汤显祖的各种戏剧的美学观,人们脑海中便会想到其在笔尖上勾勒出的“情”字。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始终体现“情”字的元素。其戏剧作品多半也是围绕“情”字而创作的。汤显祖笔尖下的“情”字,在传播人与人之间“情”字时,其深刻表达了人情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并且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还具有超越时间限制的能力。汤显祖曾经说过,其一生的写作都是“为情作使”。“情”是汤显祖戏剧作品建立体系的基础。要分析汤显祖戏剧作品中的“情”时,必须规避具体的“情”字概念的烦扰,将汤显祖的“情”当作一种“集合名词”来看待,汤显祖以“情”作为创作的基石,探索主体精神追求和个人自由的完整展现。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将就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精神,其重点是关于人类的返璞归真,将其整体的重视对象完全转向人类本身。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牡丹亭》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爱情至上的主题设计。其中的“情”主要是说男女之情,其总是通过形象的人物特征,来体现男女之情,并且表达男女之情是人类的本身感情,是一种无法掌控的本性,不管进行如何的防范、戒备都不能限制其在男性和女性的心底生根发芽。戏剧的女主角杜丽娘从小就被关在小小的庭院里,不曾接触过任何除亲人之外的男子,如果其穿着的裙子上,绣上了成对的花鸟都会被责备,其父还特地聘请了一位思想观念迂腐的教书先生给杜丽娘传播“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其放心。”的思想理念。对于杜丽娘而言,其受到的束缚是从身躯渗入到灵魂中的,这种封建社会的落后思想紧紧地束缚着她,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少女怀春之情渐渐生发。其希望发生一些像才子佳人成就佳偶的爱情故事一样早成佳配。在这其中就充分体现了“情”为人之本能的思想内容。虽然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并没有明确地描述出与杜丽娘相爱的男子是谁,但是却可以生动地体现出爱情的向往是人类生长发育中的本能,更是人类的一种天性[2]。 三、汤显祖的女性形象 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的一大美学特色便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其戏剧作品中塑造最好的人物形象便是女性形象。而在其诸多戏剧作品中,《牡丹亭》中杜丽娘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便是十分生动鲜明的。杜丽娘是“情”字的现实化身,其具体地出现在人们眼前,杜丽娘的形象中融合了汤显祖有关“情”字的哲学思考和美学理念。杜丽娘是在各种方面都可以获得认可的、有血有肉的人。同时杜丽娘还具有一种纯真的精神理念、其本身还具有这顽强的生命力。杜丽娘并没有向其父的强势所屈服,同时也不惧怕传统的各种势力。其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同时努力让其父改变封建的思想,而认可她的选择。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其将各种情感表现特点都十分饱满的杜丽娘的影响安排在了一个审美的角度上来分析,观者都会为杜丽娘所表现出来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和心灵之美所倾倒,其身上体现了各种高尚、美好的人性品质。同时杜丽娘身上所传递的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思想理念,更是一种时代的人性情感体现。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各个朝代都会使用各种方式来加强男尊女卑的理念。因此在中国古代中,各朝各代都是一种男女隔绝的历史时代,在中国古代中,通常家庭中的女人都会被锁在深宅大院之中,各位女性根本没有任何路径熟悉男性,所以也不能讲男性们进行比较。通常情况下,古代的女性也没有自己挑选丈夫的权利,其遵循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原则。所以,深宅大院中的女人们很容易喜欢上其在机缘巧合中相识的第一个男人,而且也不会跟这个男人提及任何一种精神上、追求上平等的各种要求,仅仅只希望这个男人可以长长久久地陪伴在其身边[3]。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牡丹亭》中,主角杜丽娘从小便没有接触过男性,其理想认识中的男性形象也无法得到认证。这种生活环境是非常不合理的,其不利于女性的生长发育。而男女的一见钟情便成了那个社会环境男女结识的根本方式。这种男女结识的形式,加强了女性对于男性的各种依附的心理作用。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呢约束下,出身贵族的杜丽娘,在精神上却并不尊贵。虽然她顽强的追寻着她向往的生活,但是她的精神上仍然背负着那个时代称重的压力,因此其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愁怨。这些细节的塑造成就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 四、汤显祖的浪漫主义塑造 汤显祖在进行戏剧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其认为作品需要进行大胆夸张的想象,结合古往今来、天文地理的各种知识来进行探索创作。汤显祖认为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各位艺术家都是不被世俗所束缚的,其总是能够探寻更加奇妙的生活经历,并且进行不懈努力地追求。汤显祖的浪漫主义特点就体现在《牡丹亭》的各种情节设计中,其情节设计便是十分惊异的。杜丽娘游园便做了一个梦,在梦中经历人生百味,而后“死而复生”。其体验了现实、梦幻、冥想等三个境界,同时这种稀奇的精神境界都是汤显祖的大胆想象。杜丽娘具有热情如火的性格特点,其对美好理想的追寻超越了世俗理念,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理想的热切追寻。梦属于人潜意识里的活动状态。在《寻梦》中,汤显祖细致地描绘了杜丽娘再次进入花园中回味梦境的情节。除此之外,汤显祖还设计了花神守护杜丽娘的梦境,冥间的判官还帮助杜丽娘找其夫君,为其之路,保留杜丽娘的肉身,便于其还魂重生。汤显祖在描写男女之情时,赋予了其梦幻的色彩,同时,借尸还魂的情节设计十分方便读者将思绪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可以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牡丹亭》的浪漫主义塑造十分自然。汤显祖先细致的描绘杜丽娘追求爱情时,勇于奋斗,不畏现实的形象,然后经过《牡丹亭》的幻想内容表达汤显祖戏剧浪漫的特点,进而衬托出了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杜丽娘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自由的追寻爱情,其只能通过梦境才能圆满其找寻自由爱情的想法,而汤显祖打造的具有浪漫情调的幻想生活也表达了其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 五、结语 总而言之,汤显祖的作品中包含着汤显祖的个性认识和社会认识,其作品从哲学和美学两个角度来强调人性情感理念的重要性。同时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于时代思想的发展来讲,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1]王维民.悲剧意识与共同体精神——关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的一种分析[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04):84-92. [2]梁军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人文主义思想比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6):157-158. [3]李劲松, 罗可曼.生命美学语境中的《牡丹亭》艺术内涵透视[J].铜陵学院学报, 2018(3):73-76. 吕丹妮(1982.9- ),女,汉族,广东深圳人,博士,中央戏剧学院 导演系,讲师,研究方向: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音乐舞蹈,高等教育。 在汤显祖的作品中,许多思想观念都和当时的社会思想内容相悖,其更主张人类的各项发展应该符合人类成长的自然规律,而不应该被封建落后的社会思想所束缚。除此之外,其作品中还具有独特的美学思想。本文将从以情越理的理念、爱情至上的主题设计、女性形象、浪漫主义的塑造等方面介绍汤显祖戏剧美学的思想内容。一、汤显祖的以情越理的理念汤显祖的戏剧中经常会体现以情越理的思想理念。汤显祖的“情”与其所处的封建时代的“理”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这一特点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便有体现,其重视“情至”与封建的那种“性理”相互抗衡,颇有一些用情抵理的味道。汤显祖准确地提出情与性需要相互对照,以此来体现以情反理的趋势。汤显祖曾经和至友达观谈到“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在汤显祖的理念里,其勇于将各种“情”与“理”相对来看,并且愿意接受“情”作为人类生活的客观真理,其与封建的统治思想背道而驰,和封建统治观念中所谈的“理”字完全不同。其实在那个程朱理学十分盛行的年代中,汤显祖的思想观念可谓是标新立异,敢于和时代做斗争的汤显祖可以称得上为思想勇士[1]。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所传达的“情”,主要具备了打破封建礼教思想的特点的,立志于打破传统思想的局限性,深刻体现个性解放的需求。汤显祖认为“情”是一种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当作人类的一种本能。然而“情”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摸不到的却又可以让人无限遐想的情感。汤显祖戏剧中融入了许多“情”字的观念,其中蕴含了汤显祖的所有的思想理念、社会精神与现实情况,并且其在作品中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尖锐的社会批判与讽刺。就汤显祖的戏剧作品而言,“情”字不仅仅在戏剧中,是戏剧的组成元素、塑造了戏剧中人物的根本特点,而且还形成了临川派审美思想的中心。其意思是,在“理”中推出“情”、体现出“情”,而“情”字来源于“理”,包含着“理”。汤显祖对于这一内容,其认为“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在汤显祖的理念中,其是十分认可“情”的,明确了所有出自人类的真实感情,其存在就是有一定道理可寻的,并且都是有意义的。就是合理的。而且其否认了将“理”看作为唯一的指标,否认了用“理”制“情”,有“理”而灭“情”,同时否认了把“理”与“情”相互树立起来。同时,其还认为在人类的正常生活中,“情”比“理”更加重要。在汤显祖的著名戏剧《牡丹亭》中就深刻地歌颂了人性的“真情”而对抗了所谓的“天理”。这部戏剧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很多其他的才子佳人的戏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汤显祖可以深入地意识到当时社会中一些社会制度、国家法律、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内容对人类的约束。杜丽娘的父亲是具有那个年代封建思想的典型代表,其聘请了儒生陈最良教导女儿,学习《诗经》,并且想要让杜丽娘能够从其中感受后妃之德,进而成为一代淑女。但是这种压抑的教导,却激发了杜丽娘心中对于爱情的渴望。这种想法的产生对于传统封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挑衅意味。所以说,《牡丹亭》中杜丽娘这个角色身上就完美地体现出了“情”与“理”的抗衡。杜丽娘为追寻其心中的“情”字而死,间接地展现了汤显祖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地批判,其为追寻“情”字而活,又展现了明代中期启蒙思想的思想潮流。在《牡丹亭》中,作者将“情”和“理”的矛盾上升到了哲学方面,加深了剧本的内涵,其被赋予了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虽然许多批判家评论《牡丹亭》结局比较俗套,但是在其中却体现了“情”打败了“理”的思想内涵。汤显祖所设计的剧情,便是明朝传统封建、压抑人性发展的社会对于当时青年人向往自由爱情的真实写照。汤显祖所提出的“情”战胜理的想法,打破了那个时代传统的封建思想,带起了新思潮的发展。汤显祖除了在《牡丹亭》表达了“情”大于“理”的思想,还在《南柯梦》中也贯彻了这种思想。杜丽娘因为爱情而死,也因为爱情而生,其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情”字至上的想法。然而“理性之剑”是其追求爱情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其阻断了人性的成长,扼杀了人的本性。汤显祖的戏剧中深刻地控诉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社会思想。二、汤显祖爱情至上的主题设计汤显祖戏剧美观学还有体现在其爱情至上的主题设计中。一谈到汤显祖的各种戏剧的美学观,人们脑海中便会想到其在笔尖上勾勒出的“情”字。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始终体现“情”字的元素。其戏剧作品多半也是围绕“情”字而创作的。汤显祖笔尖下的“情”字,在传播人与人之间“情”字时,其深刻表达了人情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并且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还具有超越时间限制的能力。汤显祖曾经说过,其一生的写作都是“为情作使”。“情”是汤显祖戏剧作品建立体系的基础。要分析汤显祖戏剧作品中的“情”时,必须规避具体的“情”字概念的烦扰,将汤显祖的“情”当作一种“集合名词”来看待,汤显祖以“情”作为创作的基石,探索主体精神追求和个人自由的完整展现。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将就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精神,其重点是关于人类的返璞归真,将其整体的重视对象完全转向人类本身。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牡丹亭》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爱情至上的主题设计。其中的“情”主要是说男女之情,其总是通过形象的人物特征,来体现男女之情,并且表达男女之情是人类的本身感情,是一种无法掌控的本性,不管进行如何的防范、戒备都不能限制其在男性和女性的心底生根发芽。戏剧的女主角杜丽娘从小就被关在小小的庭院里,不曾接触过任何除亲人之外的男子,如果其穿着的裙子上,绣上了成对的花鸟都会被责备,其父还特地聘请了一位思想观念迂腐的教书先生给杜丽娘传播“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其放心。”的思想理念。对于杜丽娘而言,其受到的束缚是从身躯渗入到灵魂中的,这种封建社会的落后思想紧紧地束缚着她,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少女怀春之情渐渐生发。其希望发生一些像才子佳人成就佳偶的爱情故事一样早成佳配。在这其中就充分体现了“情”为人之本能的思想内容。虽然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并没有明确地描述出与杜丽娘相爱的男子是谁,但是却可以生动地体现出爱情的向往是人类生长发育中的本能,更是人类的一种天性[2]。三、汤显祖的女性形象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的一大美学特色便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其戏剧作品中塑造最好的人物形象便是女性形象。而在其诸多戏剧作品中,《牡丹亭》中杜丽娘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便是十分生动鲜明的。杜丽娘是“情”字的现实化身,其具体地出现在人们眼前,杜丽娘的形象中融合了汤显祖有关“情”字的哲学思考和美学理念。杜丽娘是在各种方面都可以获得认可的、有血有肉的人。同时杜丽娘还具有一种纯真的精神理念、其本身还具有这顽强的生命力。杜丽娘并没有向其父的强势所屈服,同时也不惧怕传统的各种势力。其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同时努力让其父改变封建的思想,而认可她的选择。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其将各种情感表现特点都十分饱满的杜丽娘的影响安排在了一个审美的角度上来分析,观者都会为杜丽娘所表现出来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和心灵之美所倾倒,其身上体现了各种高尚、美好的人性品质。同时杜丽娘身上所传递的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思想理念,更是一种时代的人性情感体现。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各个朝代都会使用各种方式来加强男尊女卑的理念。因此在中国古代中,各朝各代都是一种男女隔绝的历史时代,在中国古代中,通常家庭中的女人都会被锁在深宅大院之中,各位女性根本没有任何路径熟悉男性,所以也不能讲男性们进行比较。通常情况下,古代的女性也没有自己挑选丈夫的权利,其遵循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原则。所以,深宅大院中的女人们很容易喜欢上其在机缘巧合中相识的第一个男人,而且也不会跟这个男人提及任何一种精神上、追求上平等的各种要求,仅仅只希望这个男人可以长长久久地陪伴在其身边[3]。在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牡丹亭》中,主角杜丽娘从小便没有接触过男性,其理想认识中的男性形象也无法得到认证。这种生活环境是非常不合理的,其不利于女性的生长发育。而男女的一见钟情便成了那个社会环境男女结识的根本方式。这种男女结识的形式,加强了女性对于男性的各种依附的心理作用。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呢约束下,出身贵族的杜丽娘,在精神上却并不尊贵。虽然她顽强的追寻着她向往的生活,但是她的精神上仍然背负着那个时代称重的压力,因此其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愁怨。这些细节的塑造成就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四、汤显祖的浪漫主义塑造汤显祖在进行戏剧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其认为作品需要进行大胆夸张的想象,结合古往今来、天文地理的各种知识来进行探索创作。汤显祖认为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各位艺术家都是不被世俗所束缚的,其总是能够探寻更加奇妙的生活经历,并且进行不懈努力地追求。汤显祖的浪漫主义特点就体现在《牡丹亭》的各种情节设计中,其情节设计便是十分惊异的。杜丽娘游园便做了一个梦,在梦中经历人生百味,而后“死而复生”。其体验了现实、梦幻、冥想等三个境界,同时这种稀奇的精神境界都是汤显祖的大胆想象。杜丽娘具有热情如火的性格特点,其对美好理想的追寻超越了世俗理念,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理想的热切追寻。梦属于人潜意识里的活动状态。在《寻梦》中,汤显祖细致地描绘了杜丽娘再次进入花园中回味梦境的情节。除此之外,汤显祖还设计了花神守护杜丽娘的梦境,冥间的判官还帮助杜丽娘找其夫君,为其之路,保留杜丽娘的肉身,便于其还魂重生。汤显祖在描写男女之情时,赋予了其梦幻的色彩,同时,借尸还魂的情节设计十分方便读者将思绪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可以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牡丹亭》的浪漫主义塑造十分自然。汤显祖先细致的描绘杜丽娘追求爱情时,勇于奋斗,不畏现实的形象,然后经过《牡丹亭》的幻想内容表达汤显祖戏剧浪漫的特点,进而衬托出了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杜丽娘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自由的追寻爱情,其只能通过梦境才能圆满其找寻自由爱情的想法,而汤显祖打造的具有浪漫情调的幻想生活也表达了其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五、结语总而言之,汤显祖的作品中包含着汤显祖的个性认识和社会认识,其作品从哲学和美学两个角度来强调人性情感理念的重要性。同时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于时代思想的发展来讲,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参考文献:[1]王维民.悲剧意识与共同体精神——关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的一种分析[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04):84-92.[2]梁军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人文主义思想比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6):157-158.[3]李劲松, 罗可曼.生命美学语境中的《牡丹亭》艺术内涵透视[J].铜陵学院学报, 2018(3):73-76. 吕丹妮(1982.9- ),女,汉族,广东深圳人,博士,中央戏剧学院 导演系,讲师,研究方向: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音乐舞蹈,高等教育。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 网址: http://xsy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665.shtml


上一篇: 丝绸之路研究的新视角
下一篇: 企业经济论文_“双创”情境下创业导师特质结构及其影响机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学术研究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